發布時間:2021-10-12???來源:???瀏覽量:0
《北大金融評論》發布“雙碳”目標下的技術路線圖,包括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2條主路線。其中,減少碳排放包括能源結構調整、重點領域減排和金融減排支持3條路線,增加碳吸收又包括技術固碳和生態固碳2條路線。如此逐級細化,得到完整技術路線圖:
就我國國情而言,電力、鋼鐵、建筑等行業已成為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重點領域,這些行業如何發展低碳技術?我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總體可劃分為三大領域。
一是電力行業領域,目前我國每發一度電要排放二氧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電的耗煤量降低1克,全國每年就可減排二氧化碳750萬噸。因此,應集中精力加快技術改造,推進火電減排,實施“綠色煤電”計劃。這將主要依靠開發煤清潔轉化高效利用技術和提高燃煤發電效率實現,其中提高燃煤發電效率能實現15%的減排。目前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效、潔凈的煤發電技術,主要涉及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 C )、循環流化床燃燒(CFBC)等技術。
二是材料和制造領域,主要集中于兩大方面:一為金屬材料制造。2010年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6.6億噸,鋼鐵工業能源消耗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1/4,每生產1噸鋼,采用高爐工藝將排放2噸二氧化碳,電爐工藝排放1噸二氧化碳。鋼鐵工業必須將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和技術改造結合起來,推動節能減排。二為高分子材料,2009年,我國生產塑料達4000萬噸,如果以石油路線制備的高分子材料為例,有估算每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2-5噸原油,排放二氧化碳4-8噸。因此,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型穩定化技術,提高材料服役壽命,從而節省石化資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另一方面可通過應用生物基及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直接以可再生資源替代石化資源,同時加快發展高效的回收利用新技術。如果從原料到回收處理形成產業鏈,以年產1000萬噸生物基材料為例,單位產品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以上。
三是建筑領域,目前城市碳排放的60%來源于建筑維持功能本身,構建綠色建筑技術體系、發展低碳建筑極其重要,其關鍵是建筑規劃設計、建造、使用、運行、維護、拆除和重新利用全過程的低碳控制優化。如在建造環節,可利用屋頂光伏發電技術,實現自然光和燈光照明有效整合,可通過建造無動力屋頂通風設備,調節風流風速并帶動風機發電;在使用環節,可通過種植屋頂花草建造“綠色屋頂”,不僅可達到降溫效果節省空調電力,還能吸收大氣污染物;在拆除環節,可通過有效回收利用建筑廢棄物,防止發生二次污染。